我院开展“头雁”项目回访工作
为积极解决“头雁”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头雁”学员进一步壮大自身产业,提升联农带农能力,真正起到“领头雁”的作用。4月16日——18日,我院“头雁”项目培训导师团分别前往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地,对2023级“头雁”学员进行实地回访。导师团由学院涉农专家和学员所在地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导师团围绕农民合作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经济等,通过现场教学、召开座谈会、互访交流等形式进行指导。
4月16日上午,导师团来到鸡西市鸡东县“头雁”学员吕超家里,与吕超、王有权等学员进行交流,了解学员需求,解决技术、政策等难题。吕超表示,作为领头雁要先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带领别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百姓创收,这是我们“头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4月16日下午,导师团来到七台河市“头雁”学员靳义财的寒财稻水稻种植合作社,寒财稻水稻种植合作社自2017年春季开始,实验种植蟹田稻香米获得成功,并带动周边农户一同发展。靳义财表示,导师团深入我们种养殖基地一线进行专业指导,为我们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我们将以导师团为后盾,鼓足干劲,努力拼搏,发挥好“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头雁”的使命担当。
4月17日下午,导师团队走访的第三站是双鸭山市学员姚淑艳的集贤县绿农家庭农场。姚淑艳利用自家的果园,开展“林下鸡”养殖,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姚淑艳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她饲养的溜达鸡成活率高,鸡肉品质高,并且生态环保。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带动本村村民一同发展“林下鸡”养殖,真正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
4月18日,导师团队走访的最后一站来到鹤岗市学员汝新伟的农机合作社。通过座谈交流,汝新伟深感“头雁”培育的重要性,通过培育后回到家乡能够学以致用。汝新伟还提出今后合作社发展在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向现代农业、生物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希望学院给予技术支持,同时想和其他几位优秀学员共同创立新兴农业,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头雁”培育项目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导师实践指导,及时解决“头雁”学员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学员提高认识、拓展思路、壮大自身产业、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提高学员农业产业发展和孵化带动能力。